定位峰会
第二届定位中国峰会

演讲实录 / RECORD SPEECH

天图资本:投资领域的定位实践 演讲嘉宾:天图资本高级合伙人冯卫东 时间:2014-10

天图冯卫东演讲照片

天图资本2002年成立,是国内本土投资机构第一批元老。管理资金超过70亿,虽然还是小不点,但跟其他大的投资机构相比我们很有特点。我们是投资界第一家也可能是唯一一家专注于消费品的投资机构。2012年、2013年连续两年被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等主流媒体评为“中国最佳消费领域投资机构”。

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天图怎么跟定位结缘的,第二部分是天图怎么给自己定位的,第三个部分是我们怎么用定位理论指导投资。我们接触定位太晚了,2009年才接触,接触以后我们迅速看到它的价值,开始拥抱定位,让我们所有的合伙人包括业务骨干都去“克里夫营销学院”上课。光是这样的学习还不够,我们和一些同行建立了“深圳定位读书会”,现在可能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定位读书会,不断收到新会员加入的请求,经常有会员从上海飞过来听。我们也做了“天图品牌训练营”,主要是培训自己投资的企业,还有拟投资的企业,这也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。很多企业上了这个品牌训练营后就非天图不娶了。

经过定位读书会上激烈的碰撞和讨论之后,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。这里送上两道小菜,第一道是起名字的,第二道是有关传播的。昨天中欧的会场姜亚东先生说他们经过艰难的选择才取名“调果师”,我当时心里在想,如果你问我的话,这个名字也不太好。

品牌起名四要

第一定位反应。就是要求名字能让顾客“望文生义”,知道你是做什么的。比如:刚才听到卡士,一听就好像是进口品牌,确实听到一些人讨论卡士是进口的,达能是国产的。俏江南大家一听可能以为是江南菜,万万想不到是川菜。想吃江南菜的进俏江南一问是川菜,马上就退出来了。而巴蜀风一听就知道是川菜。我坐过“银建”出租,印象颇深,还好打车是没有剩余行为的纯服务,如果一件有形产品叫这么个品牌名,当众使用恐怕需要一点心理素质。

第二品牌反应。就是哪怕是顾客初次听到,也要一听就觉得是个品牌名,才容易被当做品牌来记忆。大家听到红牛,就觉得应该是个品牌,因为现实中没有见过红牛。但说黄牛,肯定就觉得是搞票的黄牛,或者是犁地的黄牛,不能想到是个品牌。

第三利于传播。就是能“听音知名”。说品牌名的时候,顾客会问是哪几个字,比如:天图,我说“天津图书馆”,对方没有不明白的。甘其食解释起来就很困难。还有通用的名字也不好解释,像金华火腿,有人会问“哪个牌子的金华火腿更好?”,这样就郁闷了,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品牌。然后就是简短。我们看到很多名字特别长,比如“我的美丽日记”,美丽日记是什么呢?没有定位反应,甚至没有品牌反应。四个字的名字不是不可以,但四字名的定位反应应该强到无需附加品类名,比如“汤臣小厨”,不用说就是餐馆名。

第四避免混淆。传播一定要避免混淆。我曾经和某珠宝企业的老板喝咖啡,我问他为什么起了个易混淆的名字?他说创业初期人穷志短,想沾点周大福的光,现在怎么努力都被看作是山寨的。不仅这家企业,整个珠宝行业都患了想象力匮乏症,周大生、周生生、金大生、金大福、周六福……屈指难数。名字千万不要去沾光。

还有一种沾光的方式就是取一些众所周知的名字。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《互联网起名的逼格术》把“牛炖”作为一个起的很好的名字,其实这种是最糟糕的。消费者问哪几个字的机会都没有,就以为是那个“牛顿”,然后你就没有解释的机会了。所以哪怕你起一个人家要问一下的都比这个好,消费者问都不问,品牌传播机会就丧失了。“甘其食”在我们的建议下要改名了,但改名确实是不容易的事。

传播的二语三性法则

传播的二语三性法则,本来是针对广告语的传播性提出的品鉴标准。后来发现除了广告语之外,还有很多的场合,可以用二语三性法则做传播效果的检验。二语指:销售用语和顾客用语。销售用语就是我们传达的信息能不能指导我们销售人员,比如说建行广告语:“善建者行,成就天地间”,销售人员是没法使用的。顾客用语是我们要考虑信息是否可以让顾客形成二次传播,比如“怕上火就喝王老吉”,销售者这样说没问题,顾客转述也没有问题。但“某某中国好味道”顾客是没法这样转述的,对方会怀疑你是不是销售人员。

三性就是:可信性、竞争性、戏剧性。可信性就是信息要可信,在央视上传播具有可信度,如果在自己店里立一个牌子是没有多大可信度的。可信度基于一系列的行动。领导者要像领导者的样子,比如:爱玛电动车跟博士合作。领导者要建立行业标准,推动行业协会的建设、规划环境产业链等等。比如说农夫山泉作为天然矿泉水的领导者,没有建立标准,应该干的事没干,最后出现了标准问题。

竞争性也很重要,广告语成功的标志就是竞争对手会不会痛恨。加多宝和王老吉刚刚分家的时候,打出的广告市场是没有反应的,但后来加多宝说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,市场就有反应了。买王老吉的人问怎么卖加多宝了?销售人员就说“改名”了,当然我们知道那不是事实。

再来说戏剧性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媒体碎片化,没有二次传播,传播效率就不高。我们要用广告打出公关的效果,靠戏剧性获得二次传播。前面的两语两性是科学,戏剧性是艺术。

就以天图资本为例。首先要说,定位和定位广告是两回事。过去我认为定位就是定位广告,其实没有这么简单。天图的定位是“消费品投资专家”,但广告销售用语是“天图专注消费品投资”。顾客用语是“天图是专门做消费品投资的”。在顾客心中投资是很复杂的,专注一件事情肯定会产生专家联想。

当然我们也有一个案例叫做“德州扒鸡,再忙也要聚一聚”,企业把方案给我们看,我当时说,“再忙也要聚一聚,关扒鸡什么事?”就说“德州扒鸡,300年历史的美味”。山东的朋友会说“你一定要尝一尝,三百年历史的扒鸡”。很简单,也有可信性。因为不只是中国人,人类只要碰到数字就觉得可信,因为无法捏造。

竞争性也是有的,其他的扒鸡会说:“就你的鸡历史长吗?我们的鸡也是进化了几十万年的鸡,虽然创牌子没那么久”。戏剧性这块,之后我会用另一个案例来说明。

天图如何给自己定位

天图如何给自己定位呢?2002年到2008年,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接触定位理论,学的是巴菲特,跟大部分的投资机构都一样,什么领域都投。在盲目的过程中有时运气好,有时运气差,我们那时候运气比较差,好在试错的时候还活下来了,虽然是遍体鳞伤,也挣了一些钱,完成了第一桶金。那时候学巴菲特的集中投资,很多时候就是大家联合起来投一点,思考的程度不深,错了也不思考。

2009年接触定位理论后,开始做减法,逐渐加大了消费品投资的比例,也建立了一些投资案例的信任状。2011年全民经济泡沫的时候,我们在认真思考投资行业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?那时候很多机构在往早期走,我们发现早期也是一个出路,但最后觉得还是专业化,专注消费品投资。

精准的定位,造就了天图特色的投资实践。我们把红杉资本和IDG资本作为竞争对手。红杉资本广告语: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的投资机遇,还加了一句话:但我们所投资的公司并不限于此。IDG资本专注于与中国市场各个阶段的VC/PE项目,投资额从上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。今日资本广告语“成就中国企业”也缺乏明确的定位。而本土投资机构总体对定位和聚焦缺乏基本认知,比如:聚焦TMT,TMT到底是什么?这就跟白电一样认知不清。我从来没有搞清楚白电是什么东西,以前以为能“制冷结霜”的是白电,后来看到洗衣机也是白电,我以为带水的是白电,后来电风扇也是白电,我就彻底迷失了。

投资界多数机构缺乏定位,或者从来没有从顾客的标准出发,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定位机会,定位也变的非常简单——消费品投资专家。定位的广告语就是:天图资本,专注消费品投资。代表项目像凤凰医疗,现在是香港医疗也是中国最大的医疗集团,周黑鸭是鸭脖子的领导品牌。我们没有造就很多首富,但是我们有系统的成功方法。

天图的战略配称,其实就是聚焦到对品牌的打造。所有消费品企业家都有一个共识,除了产品就是品牌是特别关键的。作为投资机构不可能在产品研发、供应链、渠道上帮助企业。但品牌是一种理念,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。我们聚焦如何协助被投企业打造品牌,因此很多企业家跟天图一接触,都觉得天图很懂消费品。

我们发现一个品牌真正的门槛是在心智里,而不是在产品和工厂里。我们以品牌为核心做增值服务,聚焦成长期,不投早期,也不投很大的企业。标的是五千万人民币到2亿人民币,人民币基金大部分是投2亿以上的,美元基金大部分是三千万以下的,留下了一个空档,结果跟我们碰头的就剩红杉和IDG了。

宣传上我们也没有打很多的广告,主要是靠公关传播。我们在各种论坛上出现、通过自媒体宣传来占据消费品投资专家的定位。聚焦不光是做减法,还要做一些加法来推高局限。

品类的领导者占据两个字眼:一个是品类,另一个是品类的特性。天图理解消费品投资最重要的特性是品牌,所以我们组织了深圳定位读书会,组建了天图品牌训练营,这是我们做的加法。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,减法就是把无关的资源砍掉,释放资源到加法的聚焦上去,如果加不上去也不会产生真正的护城河。

实施定位战略的效果,自然而然就是被评为“最佳消费品领域投资机构”。投资同行也初步形成了天图是消费品投资专家的认知。其实不光在私募股权市场,包括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,很多大的公募基金的券商消费品投资峰会上,想讲怎么研究消费品时,都找天图。

消费品企业也初步形成了“要融资,找天图”的认知。还有很多企业,别的投资机构跟他们已经签约了,就等企业签字,这时候他们还不放心托人找到天图来看看。举个例子:小西牛。就是一家投资机构已经签约了,最后他们觉得还是不满意,要找天图。等我们把所有的调查做完,我们投了他。去年我们做的几个消费品企业,都是最低的价格就做完了。有一个企业很牛,说天图不投,我们就不融资了。我们的投资人对我们也是很认可的,我们一直没有通过银行或者第三方发展,靠口碑就很轻松地募集到上十亿的资金。包括我们第一期的美元基金也在国内创造了最快完成募集的记录。

运营效率也大幅度的提升,大量的项目直接pass掉了,不用搅脑子。更轻松,回报更稳定。聚焦成专家,才能做有效的增值服务。

天图如何用定位理论指导投资

天图是怎么用定位理论指导投资的呢?首先,做品类的评估。评估一个生意是不是好生意,所谓好生意就是好品类。因为资源天生是不平等的,所以我们要关注品类之间的竞争,关注品类现有市场和能够期待的市场,还有品类的分化。我们投的不是特别大的企业,而是开创新品类的企业,成长为大品牌一定是开创了新品类。因为这是打造强势品牌的捷径。

其次,品牌评估。品牌有没有差异化?是不是有产品力?定位理论不是只讲心智不讲产品,产品是第一位的,尤其对一些小企业来说。还有企业获取了怎样的信任状。

第三,运营评估。配称是否一致?运营效率如何?企业的学习力和团队是否强大?评估完达成一致之后我们才能与企业家互补磨合,最重要的就是达成战略共识。我们投资企业都先让他们进我们的品牌训练营,形成战略共识,否则很容易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理念不一致而分东离西。

在这里分享一下周黑鸭的投资案例,天图独家A轮投资,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十倍的成长,过了两年就完成了B轮融资,估值增长3倍。

首先,品类评估。鸭脖子能替代多种休闲食品,刚谈这个项目的时候,鸭脖子的市场就是十几二十亿,现在初步估计已经有几百亿了。当时夫妻店非常庞大,都是要被连锁店替代的。第二,品牌评估。周黑鸭的心智资源很强,当时我跟一个老板吃饭,他专门让人出去买一点周黑鸭过来。央视当时曝光说武汉鸭脖子多,周黑鸭就是武汉的,有很强的区域认知。而且周黑鸭确实是好名字,天生就是一个专家品牌。第三,运营评估。周黑鸭建立了直营管理,还有中央工厂。食品安全能够降低投资风险,这样虽然发展比较慢一点,但盈利效果好。最合理的高层结构是:一把手专注产品,二把手专注技术,三把手专注营销,周黑鸭就是这样的。

再看周黑鸭的品牌传播方式,很好的实践了二语三性中的戏剧性。学定位不能一门心思想广告词。《定位》中有一句话:“公司应该第一个做某件事情,以此来成为领导企业,而不是自称如何领先于人”。在传播上也要做出很多第一。周黑鸭的公关活动之一:冠名武汉地铁站,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要撤销,周黑鸭上诉。这里是两种亚文化的冲突,一种是尊重名誉,另一种尊重契约。最后的结果就是政府的错,不尊重名誉在先,不尊重契约在后,最后把冠名费退给了周黑鸭,但全世界都知道周黑鸭了。周黑鸭为什么制造这样的公关?鸭脖子很屌丝,很多人说宜宾有五粮液机场,为什么武汉不能有周黑鸭火车站?周黑鸭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,大获全胜。

再后来周黑鸭植入《变形金刚4》。《变形金刚4》植入的中国品牌没有一百个也有几十个,但大家都不谈论那些高大上的品牌,没有戏剧性。周黑鸭是一个创举,将一个很土很屌丝的品类一下子拉到了国际舞台,引起了大量的舆论。电影上映之前大家都在想是怎么植入的?会不会是擎天柱去抢鸭脖子?网上也流传着《一只鸭子的狂想曲》。电影放出来后大家没有看到周黑鸭在哪里,演变成了全国人民去寻找周黑鸭。周黑鸭准备起诉他们的广告代理公司,但这已经不重要了。当大家都在谈论到底周黑鸭植入了没有?植入在哪里?传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完全实现了公关的效果。

 

提问:刚才您谈到公关传播的戏剧性,您认为炒作和戏剧性之间有什么区别?

冯卫东:非常好的问题!第一,获得传播的是真正的创意,对消费者有意义,触动文化冲突造成二次传播。周黑鸭为什么不能冠名一个地铁站?为什么不能植入《变形金刚4》?其实这就是触动了认知。第二,我认为是传播的效益。传播的效益就是信息的附着力乘以定义的精准度。能获得二次传播的信息一定要精采,要有趣,同时要有定位信息。举个例子,凡客体和陈欧体都获得了大量的公关传播,但最后两个企业的结局非常不一样。为什么?凡客大家不知道是什么,聚美大家都知道是卖化妆品的。所以定位是基础,没有内功玩高深的剑法会走火入魔,九阳神功没有练成,修乾坤大挪移也会走火入魔。

 

提问:您的投资理念和股神巴菲特的理念有没有什么区别?

冯卫东: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讲内在价值,讲护城河,讲安全边境。但他从来没有说品牌的内在价值到底是什么?内在价值在哪里?护城河在哪里?也就是品牌独特的经济性从来不讲清楚。天图专注消费品投资,巴菲特除了消费品也投很多其他的东西。巴菲特投资很成功的都是大品牌,像可口可乐、喜事糖果,也是真正的品牌。但巴菲特从来没有明确说出来,但我们提炼出来了,身体力行并且比他更聚焦。我看了巴菲特投资的例子,像喜事糖果这样有名的投资也就挣了十倍。天图收益超过10倍的企业比他多很多。我们刚刚起步,聚焦三年已经初见成果,如果再走十年二十年的话,我相信天图可以更成功。


返回上页
上一篇:王老吉凉茶:将心智资源转化为市场份额下一篇:品类时代来临

峰会信息 / SUMMIT INFO

时代周刊
里斯中国公司

2014年10月11日
上海中心大厦